来源:互联网新闻 时间:2019-04-18 03:29
治理超限超载,宁波一直走在全省前列。其中,特别是非现场执法,已经走在全国前列。
来自宁波市治超办的消息,截至到今年4月底,过去一年,查获超限车辆达14430辆,同比前年增加121.8%。
昨天从市公路局传来消息,宁波已将治超立法提上议事日程,最快在今年年底会出台《宁波市公路超限运输管理办法》。在这全省也是首次对超限超载立法。
今后,涉及对超限超载管理的公路、运管、城管、交警、工商等部门的职责会更细化,谁出问题,追究谁的责任。
综合治超一年效果不错,查了超限车辆14430辆
2014年5月上旬,宁波大市范围内全面铺开综合治超,联合公路、运管、公安、交警、工商等部门联合执法。一年下来,效果还不错。
有数据显示,2014年5月5日至今年4月底,全市共查获超限车14430辆。
而没有开展综合治超的前一年(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),全市查获超限车为6505辆。两者对比,同比增加121.8%。
今年,治超的力度还将加大。
根据规划,全市共要布设234处公路治超电子检测点,其中新建182处电子检测点,总投资约2.4亿元。
另外,治超非现场执法的力度也将加大,提高查处率,在与交警数据联网的基础上,实现非现场执法的初步规模效应,全年非现场执法案件不少于2000件。
立法将规范治超流程,解决有职无责的现状
一年下来,宁波联合多部门治超成绩显著,然而在实践中也发现了问题。
比如,现实查获的超限超载车辆,以工程车、大货车为主,这些车辆的非法改装,就是最大的超限源头。当前对非法改装车的整治力度,各地都很薄弱。
对非法改装车,工信部门、运管、交警、工商等部门,都有监管职责,但在履职方面,却无法深究。
另外,对货源企业的监管,也是治超的一个重要环节。然而现实中,超限货物的源头却没有法律约束,超限再多也无法对源头进行追责。
还有,各涉事部门有具体的治超职能,但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要承担相应的责任,信息的互联互通,也无法保障。以查处一辆非法改装车为例,路政先查获嫌疑车辆后,还要到交警、运管、工商等部门各自的信息系统,查询这辆车的相关信息。各部门的数据,都是孤立的,没有融合,这就大大降低了执法的效率,却提升了执法成本。
因此,对超限超载立法,势在必行。
对超限超载立法,宁波最快年内推出
单独对治超立法,省外已经有先例。安徽省出台《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》并从去年6月1日实施,这是全国首部治超地方性法规。
不久前,宁波市法制办、宁波市治超办工作人员,专门到安徽、湖南、广西等地,调研他们治超的先进经验,这周刚回来。接下来,他们将会拿出一份调研论证报告。
按照计划,这份关于《宁波市公路超限运输管理办法》的立法,完成各项程序,最快有望在今年年底出台。